Hardware

OCZ DDR2-800 Platinum

[客家話, hak-Hant-TW] 這下 DRAM 當便宜,就想再度買還多一些來加,以前沒買過 OCZ 的,上禮拜六 (2009/03/14) 就去買來用看看了,買了兩條。 OCZ 官網產品連結 800MHz DDR2 CL4-5-4-15(CAS-TRCD-TRP-TRAS) 2.1 Volts 照官網上的講法,這兩條可以跑 5-4-4-15,試一下可以開機沒問題,連加開 1T 也可以,毋過超頻到 462 MHz (配合 CPU 時脈) 那下,跑幾點鐘過後就過不掉 SP2004,本成想講過按久才斷掉,就用下去看看好了。毋過再度試下去,發現 VMWare 裡肚的 FreeBSD 也過不掉 make kernel 還有 make world,有正經事做不下來,這樣就做不得用這種設定了。過來就試看看 5-5-5-15 加 2T,用到這下看起來沒什麼問題,make world…

Phenom II X3 710 “超”核心?

[en] 誰說只有外頻倍頻可以超的? 古代有 CPU 可以用秘技打開 L2 Cache,現在最新的情況是可以用秘技把隱藏的核心叫出來! 根據 Fuzilla 這篇的報導,有泡菜國的人用 SB750 的南橋主機板,在 BIOS 中把 ACC 的功能開成 Auto 之後,3 核心就被辨視成4 核心,然後跑一些測試程式發現還真的有比較快。 不知道阿拉滿大人(NYSE: AMD) 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就是了,一下子 PII X3 系列就突然變得很熱門,然後市面上也沒有幾張的 SB750 板子也開始被熱烈討論了起來,因為要開  ACC 的就要用這顆南橋。(現在市面上的情況) 這點還蠻有趣的,ACC 本來是針對超頻用的,結果現在還可以拿來解除封印 XD 不過依照現今阿拉滿大人的良率狀況,會被標成 X3 的 CPU 有不小的機會是跑不了四核心被刷掉才關掉一核心拿出來賣的,說不定關掉的那一核說不定有問題,或是在跑四核心時額定頻率下功耗散熱未達標準之類的情況。所以要玩爽 ok,但是正常工作的話就要好好考慮了,不過其實這就跟超頻的情況一樣啦,沒有跑精密計算的話,那測完用 prime95、sp2004 之類的給他跑個半天一天沒出問題的話應該拿來日常工作是可以的吧。

usb power

[] 想要拿爸爸的舊 MP3 Player 來做長時間放單首歌的工作,毋過有一個麻煩就是要給他長時間供電。是講可以買一個 USB 充電器來用,毋過這個舊的 Player 毋管是插到電腦也是充電器他佇會切到資料同步模式,按呢就毋可以放歌了。新的 iPod 就沒這種問題,不過拿 iPod 來做這種工作太打爽*,後來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那個時代的 MP3 Player 用 USB 的資料腳 (就是中間的兩枝) 來判斷有接到電腦沒定定,毋是正經去連看看接上來的是毋是電腦。知講按呢就好辦事,用膠帶貼掉中間的兩枝腳,接上充電器,按呢他就開始充電,毋會進到資料同步模式了。 [客家話] hak-TW

關於 AMD GPU 的有趣投影片

[] (圖片來源:網路上滿街都是,本張連結來自於 techPowerUp! ) 這張圖是阿拉滿大人(NYSE: AMD, Arabic Mandarin Devices) 公司在 CEATEC Japan 的投影片,裡面有不少有趣的東西值得看看。 左下角放了一個新的 fusion 圖示,右下角 AMD 的 slogan 也變成 “The future is fusion”,不再是 “Smarter Choice” 了,這樣似乎比較符合現狀,AMD 哪是什麼 Smarter Choice (誤)。AMD 很努力的在宣傳 fusion 啊! AMD 提到 OpenCL, GPGPU 的頻率愈來愈高了,看來 AMD 是很認真的看待這件事。這應該還蠻合理的,fusion…

增加效能的妙招 (誤)

[] V/A 社的新CPU – Nano 居然真的可以丟出來給一堆人測?!看來這次 VIA 是玩真的,初步來看效能還不錯,問題只剩下什麼時候可以量產而已了。 在這次一堆的測試文裡面,最有趣的就屬 ars technica 的這篇 Nano vs Atom 了。 因為 VIA 沒有把 CPUID 鎖起來,高興的話可以亂改把 Nano 偽裝成 AMD 或是 Intel 的 CPU,所以他們在測試的時候就用這個方式去檢驗 PCMark 05。 結果發現在記憶體測試這個項目如果把 CPUID 改成 AMD 的話分數會增加 10%,而改成 Intel 的話則可以把分數增加47.4%。 所有的軟硬體都沒動,只有更改 CPUID 就造成這樣的差異,那很明顯應該就是…

RV670 的 PowerPlay!

[華語, cmn-Hant-TW] RV670 雖然推出時的定位是中高階的效能型顯示卡,不過除了效能之外,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賣點 – PowerPlay。 PowerPlay 本來是筆記型電腦顯示晶片 Mobility Radeon 用的技術,後來 AMD 把也把這個技術用在 Radeon HD 3800 系列 (RV670) 上,讓高階顯示卡在衝效能之餘也能顧及環保。 PowerPlay 技術其實就和CPU 用的 Cool ‘n’ Quiet 這類的技術是類似的,在不需要強力 3D 運算的時候會把 GPU 降頻,減少能源消耗。以 RV670 來講,在 PowerPlay 動作的時候會降頻到 300MHz,這還不到正常工作頻率的一半,但是對 2D 的視窗作業而言,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剛好手上有一張 X1600PRO、一張 X1950PRO、以及一張…

不用電的風扇

[] 在 Tweaktown 的這篇有提到 MSI 正在發展一個很有趣的散熱系統。 大致上來說就是利用晶片組產生的熱來推動風扇,然後用風扇吹散熱片幫助散熱。 一般的系統也是用風扇吹散熱片來把熱帶走,但是風扇需要插電,而這個系統不需要額外的電力。 除了不需要電力以外,部份的熱能轉為動能後,熱應該也會減少吧,如果這系統的成本不會太高,確實有機會變得很實用。 當然,晶片組不夠熱的話風扇是轉不起來的。 話說回來如果晶片組不會太燙的話那根本也不需要用強制對流,光靠散熱片就已經足夠了。 

專業電腦硬體雜誌?(下)

[] 測試報告的開頭,就是這句話,看到的第一個想法就是: ORLY? 06超高!遊戲超低! 這段因為主要是圖表,我就不引太多言直接敘述了。大致上該雜誌測了 3DMark 06、 Cyrsis、World in Conflict、Unreal Tournament 3,然後只拿 8800 Ultra 和 3870 X2 這兩張出來比較。 說實在的,拿了三個遊戲二張卡就想下定論,這種測試報告一般情況下根本就是可以直接跳過的。 更巧的是, Readon HD 系列一向表現不佳的 Cyrsis 和 World in Conflict 就占了三個之中的兩個,那結果想必很有趣了。 至於測試的內容,首先是 Crysis 的分數低的誇張,1280×1024 0AA給 8800 Ultra 跑居然連 24 fps 都到不了?該不會是開 very…

專業電腦硬體雜誌? (上)

[] 在偶然間看到有人提到「電腦王說 3870 X2 3DMark 超高,效能超低」。好奇心驅使下,去找了本月的電腦王雜誌。不看還好,一看之下驚為天人,不拿出來討論一下實在會對不起社會涼心。 基本上對於電腦雜誌主觀給的評分之類的,我並不會有太多的意見。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就算你拿了廠商錢改變了你的想法,也依然是你自已的想法,至於不道德會不會下地獄之類的,老天自有安排。不過事實陳述的內容,總該儘量的傳達出正確的訊息吧,你是以進階電腦使用者為號召的雜誌,不是八卦周刊耶? 先回到 ATi Radeon HD 3870 X2 這個主題來看,這是一張由兩顆 Rv670 核心 (即 3870 的核心,所以兩顆就在後面加上 X2),拉高核心時脈,並使用時脈較低的 DDR3 記憶體所組成的顯示卡,代號為 R680。 在正式發表之後,網路上的測試就滿街跑了,大致上這張顯示卡的效能被認為是比 NVIDIA 8800 Ultra 稍微快一點,但是比 8800 GT 用兩張跑 SLI 來得慢一些。來看一下電腦王怎麼描述這張卡的吧,原文在 2 月號的 p.152-p.157 『雙核巨獸 2870 X2』,接下來所有的引言除非有特別標明處外皆出自於此篇。 在ATI高、中、低三系列顯示卡中,唯一叫引人注目的就是代號R680的Radeon…

RV770, RS780, Leopard

[華語, cmn-Hant-TW] 之前有人在 2007 年底 Apple 丟給 ADC member 的 Leopard 10.5.2 seed 裡面,發現了有幾個 symbol 包含了 RV770 和 RS780 的字樣。大致上長這個樣子。 RV770 是 AMD/ATi下一代顯示晶片的核心,一切順利的話 (目前似乎還蠻順利的) 最快也要 08Q2 才有機會看到產品。不過由於 Apple 一向對 ATi 就有偏好,因此這邊的 RV770 雖然出現的太早了些,還不會到讓人覺得很驚訝的程度。 至於 RS780 的出現確實就是比較怪異了些。 RS780 的規格以及效能到現在這個時間點已經算是很明朗了,大致上就是一顆 3D 能力頗強、有硬體解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