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c OS X 有一個很有趣也很貼心的特色: 目錄可以配合系統的語系而顯示成不同的名稱。 例如在英文語系下顯示 Utilities 的目錄,在台灣國語中可能就會顯示成「工具程式」,在日本語中就會顯示成「ユーティリティ」。 那天在 PTT 的 MAC 板看到 tyf99 發的一篇關於目錄多國語系的文章,所以就順便在這邊整理一下心得了。在 Mac OS X 下有兩種目錄多國語系的實作方式:整個系統或是各別檔案。 整個系統 這個方式比較單純,改一個檔案解決掉所有目錄名稱,但是也比較沒有彈性。 在 /System/Library/CoreServices/SystemFolderLocalizations 下面不同語系的目錄,挑需要的語系來改即可。像是台灣國語是存在 zh_TW 目錄,裡面有一個個 UTF-16 編碼的文字檔叫 SystemFolderLocalizations.strings,只要把想要對應的名稱加在這個檔案裡面即可,格式如下: “My Applications” = “我的應用程式”; 要翻譯幾個目錄名稱就加幾條,其他的語系依此類推。然後在有需要在地化的目錄裡面放一個 .localized 的空檔案,重開 Finder 之後就可以看到效果了。以這個例子來說,My Applications 目錄下如內含…
Mac OS X 的開機參數
[華語, cmn-Hant-TW] 放在這裡: /Library/Preferences/SystemConfiguration/com.apple.Boot.plist 格式就是標準的 plist 的格式 …,像是希望顯示詳細的開機訊息,就可以加上 <key>Kernel Flags</key> <string>-v</string><key>Kernel Flags</key> <string>-v</string> 當然了,在一般的情況下是沒有修改這個檔案的必要啦,除非是…
開機時隱藏不想看到的磁碟區
[華語, cmn-Hant-TW] Mac OS X 在開機時會自動嘗試把所有他看得到的磁區通通掛載起來,一般情況來說這很方便沒錯,不過有時候也會造成一些困擾:有些東西我們可能並不會想要掛載起來,像是 Boot Camp 的磁碟等。 所以在開機的時候就要告訴系統哪些磁碟不要碰,方法很簡單,只要修改 /etc/fstab 即可 (沒有的話就要自己建立),檔案的格式如下: LABEL={DISK} none {TYPE} ro,noauto 0 0 {DISK}: 磁碟的名稱,要注意的是如果名稱有空白的話要用 40 表示,其他特殊字元依此類推 {TYPE}: 磁碟的種類,一般來說就是 hfs, ntfs, msdos,要指定正確才有效 例如我不想在開機的時候掛載一個叫 “NO NAME” 的 fat32 的磁區,那就要這樣寫: LABEL=NO40NAME none msdos ro,noauto 0 0 如果不只一個磁碟不要掛載,那就照同樣的格式一條一條列下去即可,重開機之後應該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Saving… please wait
[華語, cmn-Hant-TW] Test Drive Unlimited 有一個很討人厭的 bug (?) 就是在不預期的當機之後,再重新進遊戲的話可以到家裡面,但是只要把車一開出門之後,馬上就掛掉。 畫面會卡在 “Saving … please wait”,然後就完全不能動卡在那邊。 解決的方式是把一個叫 radial.cdb 的檔案砍掉,這個檔案在 Windows XP 下是放 %SYSTEM_ROOT%\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Application Data\Test Drive Unlimited 下面,而在 Vista 則是放在 %SYSTEM_ROOT%\ProgramData,砍掉後重開遊戲應該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圖片來源: 巴哈姆特)
RV670 的 PowerPlay!
[華語, cmn-Hant-TW] RV670 雖然推出時的定位是中高階的效能型顯示卡,不過除了效能之外,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賣點 – PowerPlay。 PowerPlay 本來是筆記型電腦顯示晶片 Mobility Radeon 用的技術,後來 AMD 把也把這個技術用在 Radeon HD 3800 系列 (RV670) 上,讓高階顯示卡在衝效能之餘也能顧及環保。 PowerPlay 技術其實就和CPU 用的 Cool ‘n’ Quiet 這類的技術是類似的,在不需要強力 3D 運算的時候會把 GPU 降頻,減少能源消耗。以 RV670 來講,在 PowerPlay 動作的時候會降頻到 300MHz,這還不到正常工作頻率的一半,但是對 2D 的視窗作業而言,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剛好手上有一張 X1600PRO、一張 X1950PRO、以及一張…
pkgsrc for Mac OS X (續)
[華語, cmn-Hant-TW] 位置 所有 pkgsrc 的相關檔案,應該都會被放在這三個目錄下 (以預設值來講) /var/db/pkg (和 FreeBSD 的 ports 一樣,已安裝的套件會記錄於此) /usr/pkg (套件安裝的位置,就如同 fink 的 /sw 和 macports 的 /opt/local) /usr/pkgsrc (套件目錄,相當於 FreeBSD 的 /usr/ports) /usr/pkgsrc 看你高興放哪就放哪邊, /usr/pkg 和 /var/db/pkg 的位置都可以在 /usr/pkg/etc/mk.conf 下指定 更新 如果需要更新套件目錄的話,可以用 cvs,…
pkgsrc for Mac OS X
[華語, cmn-Hant-TW] 講到 Mac 的套件管理軟體,一般來說會想到的就是 Fink 和 MacPorts,不過其實還有一個套件管理系統也可以用 – pkgsrc,只是說這個不是特別針對 Mac OS X 設計的就是了。 pkgsrc 是 NetBSD 的套件管理系統,而事實上 pkgsrc 的設計是跨平台的,所以不只是支援 NetBSD,他還支援了不少 Unix-Like OS,當然也包括 Mac OS X 了。 就跟其他的套件管理程式一樣,要先把 xcode 裝好這樣才有開發工具可以編譯程式。 接著去把最新的 pkgsrc 抓回來就可以開始安裝了,在這裡可以下載。下載完之後把他解開,應該就可以看到一個 pkgsrc 的目錄。 解開之後看要放在哪都可以,要當個沒主見的中間選民的話就放 /usr/pkgsrc 下即可,然後就要跑 bootstrap 了,…
4/26 草山、淡水
[華語, cmn-Hant-TW] 行程:美屬大安區大安森林公園 → 內湖 → 自強隧道 → 仰德大道 → 陽金公路 → 巴拉卡公路 → 淡水 → 淡水河右岸 → 關渡 → 基隆河右岸 → 圓山 → 大安森林公園 時間:10:00 – 17:00 里程:約 75 公里 花費: 總計 $430 (依入手順序排列) 補給品:泰山純水($20)、悅氏包裝水($20)、FIN ($25) 戰利品:可口魚丸($100)、台灣國三協成餅($115)、台北縣新建成餅($150) 記載:有事去內湖一趟,所以繞到內湖後過自強隧道接至善路上草山。要爬仰德大道的時候剛好是正午,太陽很大,爬草山有夠累。走到巴拉卡公路之後有樹蔭騎起來就舒服多了,也許應該從巴拉卡公路上山才對。不過照今日行程規畫反過來走就是要帶魚丸上山…… 去程回程都會經過雙溪,分別是上游和下游。上游水很乾淨,下游匯流處的水大概比基隆河還噁,不過反正台北市民也不會在乎就是了。
NetNewsWire
[華語, cmn-Hant-TW] 一直以來我都是用 Safari 在讀 RSS Feed,然後直接在 Safari 裡面打開相關的網頁。這樣用起來也還算蠻順手的就是了。不過無論是開新的網頁或是開新的視窗,只要一開多系統變慢就算了,網頁散落各處要找也很麻煩,就有了找專門的 RSS Reader 的念頭。 在很久之前 NetNewsWire 還沒有完全免費的時候就曾經試用過 NetNewsWire ,不過當時只覺得不太順手,因此就沒再繼續試了。這次裝好的初步印象也是如此,不過經過調整之後用起來到是蠻愉快的,所以現在就改用 NetNewsWire 來讀 blog 文章了。 我的要求很簡單,大致上就是: 要有一個條列式的所有有訂閱之 feed 的清單,這個本來就有。 要有預覽的位置。這個本來就有,而且 traditional 模式 (類似 Mail.app) 我就很喜歡了,其他的模式有需要的話也可以隨意切換。 要有點一下就可以在內部打開網頁的功能,NetNewsWire 預設就是如此,但是他開啟網頁的方式我不喜歡,我想要的是類似 Safari 開啟標籤頁的形式,而且需要射後不理 (也就是開新頁面後不會跳到新頁面,這樣我可以繼續看還有什麼消息值得開啟原網頁來看)。不過要調整也不會很麻煩,只要選取 “Position Tabs on Top”,並取消選取…
home/end key binding in Mac OS X
[華語, cmn-Hant-TW] Mac OS X和 Windows 對 home/end 這兩個鍵的定義有相當大的不同:在 Windows 下(其實應該是除了 Mac OS X 之外的 OS 都是這樣) 的 home/end 這兩個按鍵的功能是移動到行首/行末,而在 Mac 下則是捲至頁首/頁末。( Mac 的行首/行末預設的熱鍵是 command + ← 和 command + →)。當然因為操作邏輯的不同,很難去說哪個比較好用。不過在 KDE/Windows 系統下用久了,很習慣的就會把 home/end 當成行首/行末來看,然後文章寫一寫按到就會亂跳,還要再移回原來的位置繼續寫,有點煩。 除了誤按的問題外,行首/行末和別的熱鍵衝突也是我感到困擾的地方。當然這並不是說預設值有衝突,而是個人的使用習慣造成的衝突就是了。Leopard 的 spaces 預設熱鍵是 ct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