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1

xvkbd

[客家話, hak-Hant-TW] 手上有一隻二手的 Apple Keyboard 有問題,9-O-L-. 這排打毋出來 (其他的沒問題)。毋過按仔就毋用咩當打爽、就看看有軟體的方法可以用老鼠輸入文字沒。作業的環境是 KDE (FreeBSD 8.0), 找到這隻 xvkbd 可以用,ports 底肚咩有 (x11/xvkbd) 所以裝起來沒什麼問題。 用起來咩沒什麼問題,可以自在變大變小,也可以同時用 gcin/oxim 輸入,就是用老鼠輸入會較慢。 (本成就是會按仔的)

X11 in Leopard

[華語, cmn-Hant-TW] Apple X11 更新到 X.Org 7.2 了,改了一些東西,也改爛了一些東西…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安裝的位置改變了。從 /usr/X11R6 變成了 /usr/X11,然後應該是為了相容性吧,用一個 /usr/X11R6 的symbolic link 指到 /usr/X11,這和 FreeBSD 的情況有點像,只是 FreeBSD 是移到 /usr/local 下面。 然後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 如果直接從 X11.app 啟動程式的話,他不會直接吃 .Xdefaults ,所以 RXVT 醜醜的。後來想說那改成 .Xresources 好了,結果狀況一樣。後來網路上查了一下發現有人也遇到一樣的問題 (他是要設 xterm),原來這個是 Xquartz (Apple X11 預設的WM) 和 X11.App 的問題啊。…

Compiz Fusion in PC-BSD

[華語, cmn-Hant-TW] PC-BSD 有內建 Compiz Fusion,啊就加減玩看看。視窗特效用爛爛的內建顯示卡就可以跑的很順,不過那些特效就真的是玩爽的,實用性比較沒那麼高就是了。有些人會批評 Compiz Fusion 太花俏,不過花俏有什麼問題呢?一堆人拼命把自己的桌面及視窗弄得漂漂亮亮的,也一樣是沒實用性的啊,讓人多一種選擇又沒什麼不好。 那來看一下比較可能有實用性的東西好了。試了一下 Expo 和 Scale,分對應在 Mac OS X 上的 Space 和 Exposé。畫面轉換是很順,不過大概因為是兩個分開的 plugin 吧,操作哲學有點不太一致: Expo 用熱鍵展開後再按一次熱鍵才會縮回來,直接用滑鼠點是沒用的;而Scale 則是一定要用滑鼠點到一個東西之後才會縮回來,再按一次熱鍵是沒有用的… 兩者的使用哲學完全衝突 -_-+ 然後又找不到選項可以設定這些,所以只好先晾在那裡了。(註:Mac OS X 上兩者皆可用熱鍵或滑鼠做選擇,滑鼠當然就點什麼就切到哪個程式,而用熱鍵切回桌面時會看你的滑鼠游標停在哪裡決定切到哪邊) 另外 Scale 還有一個問題:程式展開的時候會有些微旋轉移動的特效,還蠻炫的,不過看久了會眼花… 能調成像 Mac OS X 的 Expos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