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電腦硬體雜誌? (上)

[]

在偶然間看到有人提到「電腦王說 3870 X2 3DMark 超高,效能超低」。好奇心驅使下,去找了本月的電腦王雜誌。不看還好,一看之下驚為天人,不拿出來討論一下實在會對不起社會涼心。

基本上對於電腦雜誌主觀給的評分之類的,我並不會有太多的意見。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就算你拿了廠商錢改變了你的想法,也依然是你自已的想法,至於不道德會不會下地獄之類的,老天自有安排。不過事實陳述的內容,總該儘量的傳達出正確的訊息吧,你是以進階電腦使用者為號召的雜誌,不是八卦周刊耶?

先回到 ATi Radeon HD 3870 X2 這個主題來看,這是一張由兩顆 Rv670 核心 (即 3870 的核心,所以兩顆就在後面加上 X2),拉高核心時脈,並使用時脈較低的 DDR3 記憶體所組成的顯示卡,代號為 R680。 在正式發表之後,網路上的測試就滿街跑了,大致上這張顯示卡的效能被認為是比 NVIDIA 8800 Ultra 稍微快一點,但是比 8800 GT 用兩張跑 SLI 來得慢一些。來看一下電腦王怎麼描述這張卡的吧,原文在 2 月號的 p.152-p.157 『雙核巨獸 2870 X2』,接下來所有的引言除非有特別標明處外皆出自於此篇。

在ATI高、中、低三系列顯示卡中,唯一叫引人注目的就是代號R680的Radeon HD 3870 X2,怎麼說?因為它是首款「把兩顆晶片放在PCB板」上的官方廠產品。

真的是這樣子嗎?對 ATi 的產品有稍微概念的人,應該都會記得有一張顯示卡叫 ATI Rage Fury MAXX ,ATi 用了兩顆 Rage 128 Pro 拼起來要跟 3dfx voodoo3 和 NVIDIA GeForce 256 對打,這才是正港的官方廠首款把兩顆晶片放到同一張 PCB 板的產品啊。 這次有些評論者就直覺想到了 R680 是 MAXX 的接班人,甚至直接給他了 Rage Fury MAXX 2 這個戲稱。 當然,3870 X2 應該不會像 MAXX 一樣最後連原廠都不理 (他的 driver 只支援到 Windows 98,這點讓很多 MAXX 的擁有者恨得牙癢癢的),畢竟 AMD 下一代的 R700 也會用類似的架構, CrossFire 的角色只會愈來愈重,所以驅動程式支援理論上不成問題才是。

不過ATI仍然沒有放棄串接更多GPU的想法,在PCB板上增加了一組橋接器,可以與另外一張Radeon HD 2870 X2進行串接,但不曉得是否因為目前只能夠進行CrossFireX (也就是串起四顆GPU) 的關係,在Radeon HD 3870 X2僅僅只設計了一組橋接器……

這段大致上是對的,不過顯然該作者誤解了 CrossFireX 這東西。CrossFireX 並不是指串四顆 CPU 的模式,比較像是 CrossFire 驅動程式的下一代吧。 CrossFireX 可以支援 2, 3, 4 顆 GPU 同時運作,而且不限制要同樣的卡,只要是同晶片的即可 (例:3850/3870/3870 X2)。 另外就是 CrossFireX 事實上還沒有正式推出,不過目前已經有些網站在經過授權的情況下揭露出一些訊息了,例如前面引用很多次的 AnandTech

我們從Radeon HD 2000系列的顯示卡來看,ATI的Radeon HD 2600 XT 是對應競爭對手的GeForce 8600 GT,而Radeon HD 2600 Pro 則是 GeForce 8500 GT,其他的Radeon HD 2400 XT、Pro等,則是夾擊NVIDIA的低階顯示卡。

但在2007日5日15日所推出的Radeon HD 2600、2400,在經過將近半年的改進之後所推出的Radeon HD 3600、3400顯示卡,很奇怪的是官方資料居然還是以GeForce 8600 GT與GeForce 8500 GT、8400 GS做為比對產品,應該不是幻想NVIDIA只靠著這些產品賣一輩子吧?接下來NVIDIA即將推出GeForce 9系列,取代GeForce 8600、8500等顯示卡,不僅讓人替ATI捏把冷汗。

這段完全就是在狀況外。3600 和 3400 系列的顯示卡除了製程由 2600/2400 的 65nm 變成 55nm,以及加上 PowerPlay 省電技術外,差別是不大沒錯,但是我們看一下他們的定價就知道關鍵點是什麼了。2600 的定價是 $90-$150,而 3650 則是 $79-$99,再看 2400 是從 $50-$85,而 3400 是從 $49-$65,很明顯的定價整個往下滑一截,3600/3400 定位已明顯的不同於 2600/2400 系列了。

在 2600 剛推出的時代,被定位在要搶效能型顯示卡的底端市場,然而他的效能和 8600 系列一樣只能稱之為笑能,而且事實上 8600GT 還略強一些,儘管價錢還算合理 (畢竟已經延遲到對手市場都佈局完成,價錢也沒什麼彈性了),但以中階顯卡的觀點來看是完全不及格的。 一直到 3800 系列推出後,情況才有改觀。 3850 很成功的填補了 $150-$200 這個區間的需求,2600 系列這時候只要顧好 $99 這個價位即可,當然接手的 3650 繼續吃這塊市場是再自然也不過了。2400 由於是入門卡,功能性 ( UVD, HDMI 輸入等) 遠較效能來得重要,3400 系列加強了 PowerPlay 及 Hybrid CrossFire,目前來看應該都會是實用的功能,尤其是對有在玩 HTPC 的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背景交待完畢,接著我們回到正題來看。

為什麼 AMD 以 8600/8400 當對比產品? 那要問 NVIDIA 吧,下面這張 NVIDIA GeForce 9600 GT 定位的圖表說明了一切。

(圖卡來源: PC Perspective)

我們可以看到 NVIDIA 發表 GeForce 9 系列,9600 GT 是用來在 $150-$200 這塊區間和 AMD 的 3850 對打,而不是拿來直接取代 8600 系列的。 在 NVIDIA 的 Roadmap 裡面,1Q’08 本來就沒有任何低階 9 系列的蹤跡, 那 AMD 在這個區間預設的對手當然就還是 8600/8400 了,有什麼好捏冷汗的? 我看應該不是 AMD 在幻想什麼,而是那篇文章的作者在幻想 9600 GT 是拿來取代 8600 GT 和 2600/3600 對打的吧。

千萬別以為雙核心這招只有 Intel 會用,現在看到了ATI推出的Radeon HD 3870 X2之後,NVIDIA也即將推出所謂的雙核心顯示卡……

幫幫忙一下,現在主要的兩家 CPU 公司 Intel 和 AMD 的主力都是雙核心產品,什麼叫只有 Intel 會用?更不要說 CPU 的雙核心跟雙晶片顯示卡有什麼關係?要亂扯哈啦也要有邏輯性一點吧?

說實在的這份是 3870 X2 的測試報告耶,裡面穿插一堆 3650、3450 的介紹算什麼情況我也不清楚就是了。測試報告的部份,就放在下篇再來討論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